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確選擇和使用食用油
日常生活中我們每一餐幾乎都離不開食用油,現在三高人群越來越年輕化,這和我們不..的用油直接相關。
脂肪由C、H、O(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碳水化合物也是由這三種元素組成,所以過多的碳水化合物攝入能夠被人體合成高能的脂肪。)它既是人體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提供熱量的主要物質之一。食物中的脂肪在腸胃中消化,吸收后大部分又再度轉變為脂肪。
根據脂肪在人體內存儲的位置不同又可分為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過多的脂肪會對人體..造成負面影響,特別是內臟脂肪。有一類人被叫做隱形的胖子,這類人從體型上看并不胖,但是內臟脂肪堆積比較多,這會給..帶來非常大的隱患。
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組成的三酰甘油酯,其中甘油的分子比較簡單,而脂肪酸的種類和長短卻不相同。脂肪酸分三大類: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
大量臨床試驗和代謝研究均證明飽和脂肪酸和心血管疾病強相關,而不飽和脂肪酸能夠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一般來說植物油脂含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常溫下呈液態且容易發生氧化變質;動物油脂飽和脂肪酸居多,常溫下呈固態,化學性質比較穩定。
多不飽和脂肪亞麻酸(Omega3)和亞油酸(Omega6)為須脂肪酸,人體不能合成,須通過飲食或得。Omega3能夠促進心血管..,降低炎癥反應、降血糖預防糖尿病。國人的飲食結構主是要Omega3攝入嚴重不足,Ω-6/Ω-3推持比例為4-5/1,中國是20-30:1??茖W家認為攝入比例嚴重失衡是造成很多現代疾病的重要原因,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癥、炎癥、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我們日常食用油還是以植物油為主,飽和脂肪酸比例不高,看似比較..,其實不然,這里就要提一下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有哪些害處?
1.反式脂肪酸的攝入會擾亂人體代謝需脂肪酸(包括Omega3)的能力,導致大動脈磷脂脂肪酸成份的變化,因此增加冠心病的風險。
2.反式脂肪酸會降低高密度(好的)膽固醇并且提升低密度(壞的)膽固醇和總膽固醇。
3.反式脂肪酸高的飲食有助于導致肥胖癥、高血壓和心臟疾病。
4.反式脂肪酸有可能涉及二型糖尿病。
5.從母乳中吸收到反式脂肪酸的嬰兒視覺靈敏度明顯下降。
6.被喂養反式脂肪酸的雄性動物血液中的睪丸素大大降低。
市面上所售植物油都經過了復雜的機械、高溫和化學提煉,屬于*煉植物油,其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產生反式脂肪酸。2018年深圳市食品藥品安全志愿服務總隊對市場上21種植物油和動物油做過抽檢:
可以看出我們日常常用植物油反式脂肪酸含量都比較高,菜籽油其實不同脂肪酸的比例在各種油品中算是非常完*的,可是在市售日常用油中一款菜籽油反式脂肪酸比例竟然高達十分之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03年建議,反式脂肪的供能比應低于1%,建議攝入反式脂肪酸的上限是每日不超過2.2克??刂浦参镉椭目倲z入量在40克左右基本就不會出現反式脂肪酸超標的情況。
實際上,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的報告顯示,我國居民反式脂肪酸所提供的能量僅占膳食總能量的千分之二都不到。所以,從水平來看,我們不必擔心反式脂肪酸的攝入過量。也不要因為部分植物油的反式脂肪酸高而否定植物油的..價值。
植物油在炒菜、煎炸等過程中,溫度越高、時間越長,反式脂肪酸含量越高。所以,做菜時應當盡量避免高溫和長時間烹炸食品。
豬油雖然是動物油脂,但其中飽和脂肪相對低,而且豬油中單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甚至高于很多普通的植物油。單不飽和脂肪酸對于心血管..是有益處的。因此,適量選擇豬油作為日常的烹調油來代替一部分植物油可能對..還有增益。
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確選用和使用食用油?
飽和脂肪酸和單不飽和脂肪酸化學性質穩定,不易氧化變質,煙點較高,高溫不太容易生成反式脂肪酸,爆炒時建議使用,如豬油、橄欖油。
清蒸涼拌時選擇Ω-3含量較高的多不飽和脂肪酸食用油,如冷榨亞麻籽油、核桃油等。這類油脂不耐高溫,化學性質相對活潑,光照高溫都會破壞其營養成分。
事實上我們日常飲食中還是以多不飽和脂肪酸較高的植物為主,這類油脂煙點不高,高溫時容易生成反式脂肪酸,所以要注意用量和烹飪時間,避免出現攝入反式脂肪酸超標的情況。
- 上一篇:減肥期間,食用油該怎么吃
- 下一篇:沒有了